今年以来,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,不稳定、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。受原材料、能源价格上涨、人员成本增加、电力供应紧张、贷款利率上升、通胀压力加大、人民币升值加速等多重因素叠加的影响,日用玻璃行业各项经济指标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回落,增速放缓,但行业整体经济运行仍然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。预计全年日用玻璃制品及玻璃包装容器产量同比增长约在10%左右;玻璃保温容器产量同比增长约在15%左右;工业总产值、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约在28%左右;利税、利润同比增长约在22%左右。
经济运行增速放缓
数据显示,今年1~10月日用玻璃制品及玻璃包装容器产量1681.25万吨,累计同比增长11.52%;与上年同期1641.16万吨的统计数相比,增长率为2.44%。产量在100万吨以上的地区有:四川325.74万吨、山东314.02万吨、河北144.14万吨、河南129.25万吨、广东103.96万吨。以上五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0.5%。
1~10月,玻璃制品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31.51亿元,累计同比增长27.16%;完成工业销售产值1109.17亿元,累计同比增长28.82%;累计产品销售率98.03%。
1~9月,玻璃制品制造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957.65亿元,累计同比增长28.15%;实现利税83.56亿元,累计同比增长19.71%;其中利润52.99亿元,累计同比增长20.24%。
1~9月,玻璃制品制造业累计产成品存货58.39亿元,同比增加15.74%;亏损企业数128个,占统计企业数的12.86%,亏损企业亏损额5.08亿元,同比增加83.39%。
从主要产品进出口情况来看,按国家统计局统计口径,1~10月日用玻璃行业出口交货值(人民币)89.09亿元,占工业销售产值8.03%,累计同比增长15.43%。根据海关进出口统计数据,2010年1~9月协会重点跟踪的日用玻璃行业22类主要产品进出口总额32.41亿美元。其中:出口额30.32亿美元,同比增加16.05%;进口额2.09亿美元,同比增加24.88%。
综合分析对比与上年同期的可比因素,行业总产值增幅下降0.18个百分点;主营业务收入增幅下降2.37个百分点;利税增幅下降13.26个百分点;利润增幅下降18.25个百分点;出口额增幅下降19个百分点;产成品库存增加13.87个百分点;亏损企业亏损额增加幅度较大。行业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均低于全国轻工业增长幅度。
成本上涨是主因
生产成本增加是日用玻璃企业当前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,这主要反映在原材料、能源、人工成本的上涨。据了解,纯碱价格在4、5月份达2300元/吨,涨幅达15%以上,燃料煤价格上涨超过10%,由于重油价格高,许多企业改用石油焦粉,但价格上涨也超过10%。
人工成本也有程度不同的提高,一般在10%~12%。
从统计资料看,上半年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6.78%,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26.76%,表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加基本为成本增加所抵消。
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因素:一是日用玻璃行业是处于产业链下端的制造业,要保持企业正常生产,对上游原材料、能源具有钢性需求;二是上游原材料、能源等产业集中度高,价格调控能力强;三是价格上涨传导不畅,不论是为酿酒、食品等行业配套的玻璃瓶罐产品还是终端消费的玻璃器皿产品,皆因通胀压力加大,为稳定市场而提高产品价格的余地较小。因此,企业尽管采取加强管理、节能等一些措施,仍难以消化生产成本上涨的因素。上半年行业利润同比增长23.93%,低于同期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,利润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38个百分点,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。进入第三季度以来,情况有所好转,与上半年相比,产值、主营业务收入、利税、利润增幅均小幅攀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