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玻璃网 - 玻璃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行业要闻 | 国际聚焦 | 产品新闻 | 市场分析 | 行业标准 | 玻璃技术 | 产权专利 | 价格行情 | 贸易宝典 | 市场研究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行业要闻 > 玻璃厂初建岁月
V.biz | 商业搜索

玻璃厂初建岁月

信息来源:glasseasy.com   时间: 2012-07-03  浏览次数:6017

玻璃厂初建岁月

     “屯垦戍边、寓兵于农”是上世纪60年代末国家成立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时的口号。时隔40余年,这句口号让很多不熟悉那段历史的人有了一个认识误区:兵团只是从事农业生产。其实不然,当年的兵团不仅开荒造田,还为自治区的工业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。原海勃湾玻璃厂就是由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1师所建。1973年,原海勃湾玻璃厂建成投产。它不仅填补了自治区无平板玻璃生产企业的空白,还一度成为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平板玻璃制造厂。
       1970年到1995年,武文俊曾在玻璃厂工作。当年,作为兵团战士,他不仅参与了建设,还见证了玻璃厂从无到有,走过曲折迈向辉煌的历程。

不一般的“露室”

       1969年5月,为解决兵团基本建设缺乏平板玻璃的困难,内蒙古建设兵团决定利用乌海地区丰富的纯碱、石英砂等资源,筹建海勃湾玻璃厂。次年6月,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1师1部开进当时的海勃湾市,会同内蒙古华建二公司第二工程处开始玻璃厂的基础工程建设。武文俊就是在那时来到海勃湾的。
       初来之时,生活条件十分艰苦,曾居住的“露室”给他留下的印象最深。武文俊所在的连队被安置在城区西南边火葬场旁的一个院内,院内有3排砖券房。这些房子有的曾是马厩,有的甚至存放过骨灰盒,因年久失修,门窗残缺、四面透风,被战士笑称是“露室”。
       整修房屋成了战士们来后的第一个任务。武文俊在家练就的一手木工手艺此时派上了大用场。在他和战友们的共同努力下,“露室”不仅都有了门窗,还有了家的样子。
       兵团战士都是从学校走出的知识青年,虽不信鬼神之说,但因住在火葬场旁,胆小的战士心中还是有几分忌惮。赶上大风天,宿舍附近还会出现磷火,这起初常常让战士们心惊胆颤。

工地上都是“拼命三郎”

       玻璃厂的生产工艺由北京玻璃工业设计院承担。最初方案为平拉工艺,后因技术尚不成熟改为二机垂直引上生产工艺,设计能力为年产平板玻璃27万重量箱。土建施工虽然由华建二公司负责,但挖土方工程和配套建筑工程中的重体力活儿均由兵团战士承担。
       那时,参与建设的兵团战士平均年龄为19岁,最小的仅有14岁,高强度的劳动和艰苦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,当然遇到的困难也是林林总总,无奇不有。
刚开始施工时,找不到工地,迷路是经常发生的事儿。据武文俊回忆,从连队驻地到工地有三四公里的路程,由于当时厂址附近一片荒芜,既没有明显的标志物,也没有道路,赶上沙尘天或走夜路,战士们经常会走岔道儿。
       刚开始施工时,按照分工,玻璃厂1连的主要任务是烧白灰和筛石子。到黄河边筛石子的那段时间,很多战士因长时间暴晒,手臂和后背都脱了皮。2连的主要任务是负责装卸建材,人手调配不开时,一个人要卸一火车皮的水泥。一袋水泥的重量是50公斤,有的战士的体重才40多公斤。
       武文俊所在的3连主要负责挖地基和管道。由于要安装生产设备,部分厂房的地基要挖10多米深,在没有任何机械设备辅助的情况下,凭人力挖掘的难度可想而知,一锹土往往要多名战士倒换多次才能运到地面上。不仅如此,因土层下是鹅卵石层,越往下挖难度就越大,很多战士的手都裂开了血口,磨出了水泡。
       因长时间抡锤开石,有的战士震裂了虎口,伸不展手掌,吃饭时甚至连碗都端不住。当时,按照连里的规定,每人每天至少要挖6立方米土,实际上很多战士都是超额完成任务。武文俊最多时一天曾挖了18立方土,创下了连队单人日挖土方量的纪录。
       到了浇注混凝土的关键阶段,为保证工程质量,战士们常常要连续工作20多个小时,最长一次达到36个小时。那时,每个人好像都有使不完的劲儿,争着抢着干,一门心思想把厂子快点儿建起来。
       1970年8月,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,玻璃厂熔制、煤气、原料三大主体车间的全部土方工程提前完成。次年6月,三大车间的基建工程全部完工,进入设备安装阶段。与此同时,厂里将200多名战士分批派到大连、上海、青岛等地学习玻璃生产加工技术,这部分战士后来大多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。
       当时,武文俊被派到大连一家玻璃厂学习钉箱技术。学习期间,他不仅跟着老师傅认真学习装钉,还利用休息时间学习了其他流程的技术,这些技术后来都派上了用场,在厂里设备调试和试生产中发挥了作用。
       1973年11月30日,是玻璃厂正式投产的日子,这一天也让武文俊终身难忘。“看着第一批玻璃拉引成功,战士们欢呼雀跃。”武文俊回忆说。

扎根乌海 奉献青春

       投产后的最初几年里,由于缺乏管理经验、操作技术不熟练等原因,导致玻璃产品成本过高,玻璃厂一直处于亏损状态。但在当时“文革”尚未结束的背景下,一群没有相关建设和生产经验的知识青年,仅用短短3年的时间就建起了玻璃厂并使其成功投产,已是一个奇迹。
       1975年10月,随着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撤销,海勃湾玻璃厂划归自治区建材局管理。除少部分战士返乡外,绝大多数战士都留在玻璃厂工作,这些人为企业脱困、走向辉煌立下了汗马功劳。搞技改、提质量、减耗能……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,玻璃厂终于在1978年一举甩掉了连年亏损的帽子,实现盈利。
       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,玻璃厂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,跻身自治区三大建材企业之列,产品行销全国20多个省市。“到1994年,玻璃厂的年利润已到达4000多万元,成为我市的利税大户。”时任副厂长的武文俊回忆说。
       乌海是一座工业城市,而原海勃湾玻璃厂是我市建材工业的起步之地。因此,兵团战士对推动我市工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,他们用辛勤的汗水在乌海工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玻璃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